戚其章 1925年生,山東威海人。1948年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機械工程系,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曾任華東軍政大學教員,1952年因病返鄉,在威海一中任教師,其後開始研究甲午戰爭,1979年調入山東省社會科學院,2012年10月7日因病逝世。
  在甲午戰爭的研究領域,戚其章是一位奠基性和開創性的學者。他的《甲午戰爭史》《甲午戰爭新講》等著作,是這一研究領域不可或缺的著作。可以說,在一段時間內,後輩學者和讀者仍將受惠於他的歷史研究。
  1979年,55歲的戚其章調入山東省社科院。一般來說,到這個年齡已趨退休,他卻意氣風發,馳騁於中國近代史研究,此後的33年時光,寫作、主編、編輯了各類著作,約計1500萬字。
  因其豐碩的研究成果,戚其章被譽為“中國研究甲午戰爭第一人”。其中,代表作《甲午戰爭史》影響最為深遠。對於這本書,日本《東方》雜誌評論道:“戚其章先生的成果不僅提高了甲午戰爭史研究的水平,而且奠定了這一研究領域的基礎。”
  戚其章認為,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真正起點。“是甲午戰爭第一次把中國資產階級推上了政治舞臺,並促成了晚清社會的近代化改革思潮由前期的不完全形態向後期的比較完全的形態轉變。”2009年,接受媒體採訪時,戚其章如是說。
  為劉步蟾翻案
  大學畢業後的戚其章投筆從戎,1949年開始,先後在多所軍校任教,不料一場大病突如其來,改變了他的命運。病愈後,他很快投入了寫作,小書《趣味射擊學》正是這時候完成的。
  195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到幾位老人在談論北洋海軍與甲午戰爭的故事,“驚喜戰爭的親歷者仍有人健在”,便利用空閑時間,戚其章騎著自行車,在威海、榮成、文登一帶,探訪親歷者。
  這一時期,戚其章聽到了不少劉步蟾的故事,劉是北洋水師的重要將領。1947年,歷史學家範文瀾在《中國近代史》一書中稱他是“卑污的懦夫”,其罪名是“擅自改陣”、“違反議定的陣勢”、“企圖居中躲避炮火”等。1962年,電影《甲午風雲》上映,劉步蟾被塑造成貪生怕死的人,惡名昭彰。
  親歷者、知情者卻表達了完全不同的意見,“他們對劉都極力稱贊,有口皆碑。如原‘定遠’號水手陳敬永說:‘劉船主有本事,也有膽量,全船沒有一個孬種!’”。之後,戚其章又查閱資料,確定劉步蟾之惡名最初出於英國人泰萊的詆毀,於是,寫文章予以重評。不過,文章寄出,遭遇了退稿,被認為“不宜發表”。
  “文革”中,戚其章因為為劉步蟾翻案,被打為“右派分子”,定為“反動權威”,被迫前往鄉下接受“勞動改造”,即便如此,他仍然沒有停止學術研究。
  1977年11月,在《中國近代軍事史》書稿討論會上,戚其章作了《應該為劉步蟾恢複名譽》的發言。這一發言,開啟了重評劉步蟾的學術論戰,最終,學者們大多對劉步蟾持肯定態度。
  縱橫研究填補空白
  1979年,戚其章調入山東省社科院,他把學術研究的主攻方向定位為中國近代史尤其是北洋海軍與甲午戰爭史。此後,一發不可收拾,專著不斷出版面世,其中《甲午戰爭史》一書引起廣泛關註。
  在戚其章看來,甲午戰爭不能僅僅被看成是發生在中日兩國之間的幾次海戰和陸戰的歷史。《甲午戰爭史》出版前後,他從國際視野的角度出發,從縱、橫兩個維度來探討這場戰爭:縱向的維度,研究甲午戰爭爆發的原因、歷史地位及其影響;橫向的維度,將甲午戰爭放入當時的國際背景,考察戰爭前後涉及的外交關係和國際法。
  以橫向維度為例,甲午戰爭結束後不久,日本即有研究國際法、國際關係的著作出版,包括1896年有賀長雄著《日清戰役國際法論》、1899年高橋作衛著《日清戰爭時期的國際法事件論》、1900年關善次著《日清戰役外交始末》等。“這些著作極力宣傳中國在甲午戰爭中不遵守國際法,而日本則始終嚴格遵守戰時國際法及國際慣例,以爭取西方大國對日本的支持。”戚其章認為,此類著作存在“共同的要害”,“就是用國際法的術語做概念游戲,甚至將法理研究建立在偽造的歷史之上,以誤導讀者和世界輿論。”
  與日本相比,當時中國出版的有關甲午戰爭的圖書,大多由資料彙編而成,要麼是報刊文章的結集,要麼是親歷者的著述,並無真正意義上的甲午戰爭研究。對於甲午戰爭中的外交關係,中國於1930年代才陸續展開研究,日漸豐富,但從國際法的角度來全面考察這一場戰爭,可以說乃戚其章一手完成。
  2001年,戚其章《國際法視角下的甲午戰爭》一書面世,站在國際法的角度上剖析戰爭。
  學者王建朗認為,“蔑視與利用並舉,這就是日本對於國際法的兩面態度。戚著通過對甲午戰爭的剖析,使我們清楚地意識到了這一點。”
  《甲午戰爭史》成經典
  戚其章在1990年出版《甲午戰爭史》一書,被認為是這一領域的經典之作。本書參考了中文、日文、英文等多種資料,採用第一手史料。臺灣學者吳圳義評介道:“本書引用的第一手史料,為數甚多,達一百二十餘種,為其一大特色。對於中日甲午戰爭發生經過之敘述也十分詳盡,可以說是瞭解戰爭如何發生的最好參考資料。”
  對於歷史人物,戚其章主張將其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中予以評判。比如,對於戰爭的關鍵人物李鴻章,國人或全盤否定,或過高評價。“他認為,李鴻章首先是一位清朝重臣,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維護清朝的統治。而朝廷又代表國家,代表民族,因之,李鴻章的作為又有有益於國家與民族的一面。”談到《甲午戰爭史》時,學者劉玉明說。
  此書結尾,戚其章的話意味深長:“任何真正的社會改革都是一個系統的工程。而洋務派的改革卻只是淺嘗輒止,長期停留在較低的層次上,沒有進一步深化下去,因此始終未能發展成為一次社會改革運動……”
  2012年10月,戚其章去世。回顧百年來的甲午戰爭研究時,他仍然心懷期待:“還存在著許多研究的薄弱環節甚至空白,有待於進一步探索和填補,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甲午戰爭猶如中國近代史之網的綱,抓住了它就必然會帶動整個近代史研究的拓寬和深入。”
  新京報記者 吳亞順  (原標題:戚其章 中國研究甲午戰爭第一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g32jgmmb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